某市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案例

一、风险评估业务简介
社会稳定风险,是指一种导致社会冲突,危及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的不确定性,是一类基础性、深层次、结构性的潜在危害因素,对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会构成严重的威胁。一旦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,社会风险就会转变成公共危机。
二、某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情况简介
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,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,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,城市垃圾产生量急剧增加。据调查,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年产生量约1.5亿吨,而且每年还在以8%~10%的增长率不断增加,全国累计垃圾堆存量已达到60多亿吨,侵占土地面积超过5万公顷,已有200多个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。
目前,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以填埋为主,这种处理方式存在侵占大量的土地资源,垃圾渗滤液和散发的臭气对土壤、地表水、地下水和大气造成长期严重污染,且填埋的方式影响城市景观和城市形象。为减少以上垃圾填埋带来的消极影响,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采用焚烧发电的方式处理垃圾,将垃圾循环利用。焚烧发电的垃圾处理方式具有节约土地资源(中国人均耕地是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40%)、垃圾的减容减量化程度高、垃圾处理种类多、垃圾处理技术先进、焚烧达标排放、减少二次污染、焚烧产生的蒸汽可用于发电和供热、节约能源等优势。据计算,焚烧处理1.5亿吨垃圾约相当于3千万吨标煤,约为全国标煤年产量的2%。
垃圾焚烧方式因其显著优点而在欧洲及日本、韩国、台湾、新加坡等经济较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的应用。日本目前已有90%以上的垃圾采用焚烧法处理,垃圾焚烧厂达1000多座,瑞士垃圾焚烧的比例高达80%,新加坡甚至达到100%。台湾地区大部分垃圾采用焚烧处理,垃圾焚烧厂超过20座。垃圾焚烧处理在许多国家已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环保产业。
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《“十二五”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》(国办发〔2012〕23号)精神,提高某市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,切实改善人居环境,从根本上改变“垃圾靠风刮,污水靠蒸发”的简单填埋状况,实现垃圾“减量化、资源化、无害化”处理,为某市经济持续、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保障,某市委、市政府拟建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。
三、评估工作过程
(一)前期准备阶段
1.成立评估工作小组。组织专家成立评估工作专家组;召集稳评工作研究人员,成立稳评工作方案制定与执行小组;召集稳评实地调研人员,成立稳评审查小组实地调研工作小组、实地访谈工作小组。
2.召开方案讨论会,制定项目评估方案。在专家库中进行协调组织,召开评估方案讨论会,综合专家意见后制定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方案》、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地调查工作方案》和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座谈会工作方案》。
3.落实评估准备。根据实地调查的需要,对实地调查评估所需要的人力、物力、组织保障作出具体安排。
(二)实地调查阶段
1.法规审查。预先与项目方联系,针对项目建设所涉法律法规的要求,列出应进行合法性核查的材料清单,派遣专门人员到项目建设主管单位现场进行核查取证,并记录在案。
2.走访调查与问卷调查。与项目建设主管单位进行沟通协调,开展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工作。
3.召开座谈会。与项目建设主管单位进行沟通协调,派遣专门人员在项目建设当地组织召开各类座谈会议,通过深入交流,了解当地群众对项目的实际态度与认知。
(三)风险分析阶段
1.调查数据统计分析。对实地调查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统计,对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分析,完成项目评估实地调查分析报告。
2.风险分析。通过以调查数据的统计结果为依据,确定各类风险因素,建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,分析各类因素的关联性,制定项目的风险因素归类表。
3.风险系数计算。依据实地调查收集的数据,对风险因素系数进行计算分析,制定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因素分析表,分析各风险因素的风险等级,并对风险源进行排查。
四、报告提交阶段
1.撰写评估报告,提出风险防控建议。组织专门小组,编写并修改完成最终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,提出社会稳定风险防控建议。
2.评估成果汇报。总结评估工作,整理评估各项工作方案、评估报告及实地调查视频与录音等资料,向项目建设方汇报评估成果。
3.报告评审。向项目建设方提交评估报告,取得项目方的评审结果。
4.评估报告基本情况
通过实施重大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,及时发现项目建设各种苗头性、倾向性、潜在性问题,消除不稳定隐患,着力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,最大限度的把矛盾化解在基层阶段与萌芽状态,有效保障投资项目顺利实施;为政府和企业的科学决策提供重要参考,提高政府和企业决策的民主化、科学化及法治化程度;防止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,为推动社会和谐稳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保障。
(1)评估原则
合法合理原则;科学民主原则;以人为本原则;公平效益原则。
(2)风险源分析
社会稳定风险可以分为三类,分别是:程序性风险、认知性风险和摩擦性风险。
(3)风险防控建议
某市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作为重大工程项目,具有投资大、影响范围广的特点,为该市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推动力的同时,也可能引发一定程度的社会不稳定。评估表明,该项目的建设与运营存在某些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,为从源头上消除此类风险因素,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,提出了十一项风险防控措施。若该市市委、市政府及各级相关责任主体部门严格落实国家相关政策规定,配套专门垃圾通道,消除群众环境认知的误解,以及制定好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,则可以防控好相关社会稳定风险,保障项目的顺利建设与运营。
【文章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删除】